高职教育研究所2010年度工作总结
来源:科研处   作者:admin   点击数:1230   日期:2011-09-02   字体:【

高职教育研究所2010年度工作总结

 

二零一零年,高职教育研究所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同志共同努力下,在积极参与学院骨干申报工作、深入开展高教理论研究方面、浙江省教科规课题申报立项、全国建设类高职的办学现状调研以及在提高学报学术、编辑、印刷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而突出的成绩。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积极参与学院骨干申报工作

高教研究所在学院申报国家示范型骨干高职院校期间,积极发挥部门先进性,在学院党委、院办的领导下,协同教务处、人事处、办公室和宣传部等部门,竭尽全力投入骨干申报工作,顺利地圆满地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艰辛而重要迎评的工作任务,为学院成功申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作出了的积极贡献和不懈努力。

一是负责在骨干申报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建设方案陈述报告的提炼。我所深感责任重大,在领导和专家等建设性意见的基础上字斟句酌,先后修改文稿几十遍,力求完美。承担了学校迎评工作中作为顶层设计的最为核心、关键和重点的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与办学思路、办学特色理论的研究工作,以及相关综述材料的撰写工作。同时还承担了大量相关的支撑材料的收集、整理、加工、提炼、归纳、总结等工作,为学校领导对办学特色的科学总结与理论阐述的准备与构思起到了先发、起始的奠基作用、启发作用与引导作用,为学校领导层关于学校自评报告、校长报告、办学特色的提炼工作做了大量而扎实的前期调研工作、材料收集、整理、加工等工作,不仅为有学校关材料的撰写采纳和吸收,并受到了学校领导的表扬与肯定。在关于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办学特色等先期材料的收集、研究、整理、加工与提炼、归纳、总结和提高的过程中,部门同志殚精竭思,反复学习领会教育部评估文件精神,针对学校工作实际,在初步整理的文件材料基础上不辞劳苦,不仅充分利用上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还主动牺牲个人节假日休息时间与寒、暑假休息时间,先后数十次反复加工修改,进行归纳提炼。

二是参与撰写了部分骨干建设方案。主要负责“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社会服务现状和规划综述”的撰写,参与了“教师服务社会能力提升工程”的撰写。

三是对骨干材料包括推荐书、可行性报告、进行了全面的校对并提出修改意见。我所3位工作人员(胡颖、李标晶、李强)参与了建设方案的核对工作。

二、出版学院院报4期、召开学报编辑工作会议1

一是成功出版《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期。为了提高学报水平,我们改变以往坐等作者投稿的常规,开展了组织高质量稿源的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分别向校内外专教授,校内外硕、博士和在读研究生以及我校兼职教授进行约稿、征稿、组稿,改变了以往高质量稿源不足的现象。成功出版了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期。除了提高平时对学报的审稿、编辑、加工、校对、印刷等质量外,我们还开辟专业建设栏目,介绍学院的特色专业,通过有效途径加强宣传工作,不仅为学报增辉添彩,而且让社会、学报界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了解《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在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做出的贡献及其的重要作用。我们还先后与省内50所、省外843所高校学报建立了刊物交流关系,使之真正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和渠道,扩大了学校和学报在全国和社会上的影响,提高了学校在全国的知名度。

二是成功召开了学报编辑工作会议。20101129日(星期一)上午1030胡颖处长主持召开学报编辑工作会议。李标晶教授和高教所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从学报的定位、队伍建设、组稿工作、学报封面设计、更新栏目、内部工作规、范编委会调整、激励措施等十二个方面进行了讨论。(1)学报的定位。在努力提升内涵、增强竞争力的基础上,把我院学报建设成为教师科研学术水平提高的平台,打造成骨干示范建设“名片”。(2)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由执行主编、专职编辑和兼职编辑够成的稳定的编辑队伍。邀请各个系部、企业中专业带头人、专家根据年度编辑计划从专业特色出发撰写文章,建立一支稳定的作者队伍。(3)组稿工作。以科研项目为抓手开展组稿工作。依托我院国家骨干高职建设工作,依托示范重点专业、重点专业群建设,打造专业特色栏目,稳定专业类稿源召开学报研讨会,广泛征求意见。(4)学报封面设计。封面图片应跳出学院的圈子,放眼企业。适当选取省内外著名建筑企业以及我院校企合作企业。紧跟社会脚步和国家政策,适当选取节能、低碳等绿色建筑,以及国内外最新优秀建筑方案。(5)更新栏目。从学院建筑类背景出发,设置。以示范建设为导向,从重点专业出发设置相应栏目。以国家政策为导向,设置绿色、节能等专栏。(6)内部工作规范。制定内部标准化工作流程。对于投稿、用稿、寄发等工作积极主动、及时回复,保护投稿人积极性。(7)编委会调整。从学报工作出发,根据学院人员变动情况和编辑部人员配置状况,申请重新设置编委会,切实提高本刊运作效率和工作实效。(8)激励措施。适当提高学报科研分奖励等级;适当提高稿费和审稿费标准;年终对于高质量稿件作者可给予适当奖励。

三、成功组织申报浙江省教科规课题,立项课题居同类院校首位

根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等部门的安排与要求,我们在全校大力宣传、发动、组织有关部门同志积极申报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11年度研究课题,同时对有关部门同志申报报表的填写作热情而具体的辅导,以提高报表的科学性、先进性与申报审批的命中率。此举调动了全院师生员工参与高教研究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专家组评审,我院共推荐9个一般项目上报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立项7项,居同类院校首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7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6项,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6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6项,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6项,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项,浙江旅游职业学院1项。

四、研究了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品牌文化建设的途径

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基石,品牌是学校的竞争优势。校企合作是高职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目前唯一一所获得3个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学校。20101157日,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第二届文化建设论坛将于在浙江杭州召开。本次论坛云集了高职教育界的领导、专家和相关学者,共同探讨了高职教育的文化建设与改革发展问题。学院党委书记、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徐公芳提交了名为“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品牌文化建设”的论文。详细介绍了我院3个文化品牌的内涵及我们的具体作法和经验:即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品牌文化建设一要依托行业,二要寻求共性,三要营造环境,四要架设桥梁,从纵横向两个方面实现校企文化互融。

五、对产学研合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提炼

高教所所长徐公芳对目前高职产学研合作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提炼,并上升到理论高度。621日《浙江日报》(理论版)刊登了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徐公芳“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思考”。被《中国科技产业》(p67页)全文转载。《职业技术教育》2010.7.20 21 期刊登了高教所所长徐公芳的《对产学研合作的思考》。

学院党委书记、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徐公芳提出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为产学研结合提供思想指导和正确的舆论导向。破除封闭的办学观念,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开放的办学理念。树立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全面拓展和发挥高校的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必须加强对产学研结合的宣传,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全员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自觉性。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互动机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尤其是企业的积极性,建立起以“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基础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起保证学校教学科研活动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畅、有效运转的机制,把完成教学、科研、生产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应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产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合理设置专业,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建立科学的培养模式。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搞好课程开发,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过程,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鉴定相衔接的教学模式,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构筑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的操作平台。提高高职院校自身的科研能力,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高职院校自身的科研能力是带动产学研合作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科研的重点放在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对企业的技术服务上。要采取必要的激励手段,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和生产实际开展科研活动,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

徐公芳所长对产学研的思考和理论对全国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六、调研了全国建设类高职的办学现状

从学校规模、办学理念、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和实训基地7方面对我国全部共20所建设类和建筑类高职院校(其中9所建设类高职和11所建筑类高职)的办学现状开展调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来分析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建筑类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及特点,结果表明我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制度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方面特色显著。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学院,打造建设类品牌高职院校的具体方略,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课题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子课题的立项,20108月圆满通过教育厅的中期检查。

七、完成了新农村建设服务项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建设类高职院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入了解了基层队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要求,分析了建设类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关键,提出了建设类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了建设类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服务菜单和目录。讨论了建设类高职院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建设类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五轮驱动”模式,探索了“五轮驱动”模式的运行机制、协调机制、监控机制和总结反馈机制。建设类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201012月,由学院党委书记、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徐公芳主持完成的浙江省建设科研项目“建设类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顺利通过专家鉴定。

八、参与学院宣传和报道工作

在各种媒体对学院进行广泛宣传报道。主要参与了中国教育报(浙江建设职院考核学生企业打分,624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刊登)、浙江在线·教育频道(“网络发展与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建设研讨会”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隆重召开)、教育信息报(624日,学生好不好企业说了算)、钱江晚报(64)、浙江日报(621日)等媒体对学院的宣传报道工作。

九、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炼了育人为本的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2010年第三届教育技术与培训国际学术会议) 2010112728日在武汉召开。会议由湖北工业大学和美国IEEE合作主办,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瑞典、韩国等国家的200多名学者专家和高校教师参加了会议。我院院长丁夏君在会上作了A Student Development Oriented Three Stage Vocat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l (育人为本的专项·综合·顶岗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报告。高教所工作人员参加随从就、参加了会议。丁夏君院长系统阐述了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三个体系,包括 “应用”为主旨的理论教学体系、“能力”为主旨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全面发展”为主旨的素质教育体系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论述了三阶段模式为什么要育人为本以及怎样育人;最后,介绍了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和成效。丁院长的报告受到国内外参会学者的高度关注和好评,为我院未来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开创了良好局面。

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1)完成省社科课题“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已结题)

2)完成省社科课题“试论当前高校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已结题)

3)完成国家级课题“打造高职教育强省——浙江省高职院校特色定位和发展经验研究”的子课题“全国建筑类高职院校的现状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

4)参与省社科课题《浙江省建筑业执业人员继续教育创新机制研究报告》定稿和结题报告起草工作(已结题)。

5)完成浙江省文化工程课题“20世纪外国文学与浙江文学”,( 诗歌散文卷)。

6)完稿《浙江现代散文史》第二作者,(浙江省文化工程课题)。

5)起草和参与修订浙江省“十二五”建设人才体系基本框架和建构思路(省建设厅)。

6)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方法和途径(论文)。

7)高职教育学制改革刍议(论文)。

8)弘扬鲁班精神,培养高素质的建筑人才(论文)。

9)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力的人文思考(论文)

十一、其它工作

1)参与学院“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117(星期日)下午130在杭州蓝天清水湾国际大酒店(西湖区莲花峰路37号)召开学院发展战略研讨会。高教所参与了“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的准备工作。

2)完成学院“人文走廊”出刊规划,撰写“人文走廊”专题资料,协同宣传部按计划定期出刊“人文走廊”。

3)撰写文化建设系列教材、规划构思设计了鲁班文化陈列室。

 

2010年,我们在取得各项工作突出成绩的同时,也发现高教研究工作的质量还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的空间,学报的稿源也有待进一步拓宽,稿件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编辑、校对的工作更需要精益求精等。

2011年,我们一定不辜负院领导的期望,再接再厉,奋发向上,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努力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学校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
中国·浙江(杭州市萧山区高教园) 邮编:311231 电话:82877236